首页

万万女王喂食

时间:2025-05-25 12:55:53 作者:跨越山海续亲缘 侨乡多措并举助华人寻亲圆梦 浏览量:55566

  中新社北京5月23日电 (刘洋)近年来,为帮助离散的亲人重续亲缘,中国各地侨务部门积极搭建服务平台,构建高效的寻亲服务网络。

  5月21日,马来西亚华裔刘亚明一家结束了在中国的寻亲之旅。在信宜市镇隆镇藜照书院,刘亚明一家向祖辈的牌位鞠躬,与家乡亲人诉说重逢的喜悦。刘亚明姐弟四人常听父亲提起当年下南洋的往事,因时局动荡,父亲和伯父不幸失散,这也成为父亲一辈子的遗憾。为完成父亲遗愿,姐弟四人向广东省信宜市侨商会求助,最终找到信宜的亲人。

  今年以来,信宜市侨商会义务寻亲工作已帮助超百户家庭找到亲人。信宜市侨商会工作人员陈世亮告诉中新社,侨商会借助海内外社交媒体平台搭建寻亲线索网,寻亲贴和相关话题吸引不少华侨华人帮忙寻找线索。他们还有一本“秘籍”《马来亚高州联谊录》,上面记载了下南洋的信宜籍侨胞信息。此外,陈世亮于近期又搜集到《马来亚八桂考实录》《南洋八桂通鉴》和《马来西亚广西联谊录》,增加了寻亲可参考的史料。他们计划未来将这几本史料数字化,方便搜索。

  今年2月,在福建省南安市档案馆和热心人士的帮助下,菲律宾归侨后代刘翰香找到南安梅山鼎诚村的亲人,圆了寻根梦。“看到祖父的名字出现在族谱上时,感觉家族的寻根梦终于完成了。”74岁的刘翰香说。

  为便利侨胞寻亲,南安市推出多项举措。比如,在石井镇泉金客运码头设立族谱对接寻根咨询服务,通过联络箱、联系卡和微信小程序构建高效寻亲“服务器”。据统计,依托不断优化的寻根模式,已有超过200位南安海外侨胞返乡找到血缘根脉。

  族谱是寻亲时的重要工具。如何快速查询族谱,并对族谱信息进行补充和完善?泉州市侨联在微信公众号上开设“一键寻根”智慧服务平台。平台整合姓氏文化、谱牒方志、地名碑名、侨谱档案等寻根相关数据。查询人可快速搜索定位族谱,明晰上下五代和全系族谱关系树架构,以及被查询人在族谱中的具体事项、家乡村落等综合信息。侨胞也可利用在线修谱平台进行家族族谱的编纂。

  为满足海外侨胞寻根谒祖的需求,浙江青田侨联将华侨史料征集工作和寻亲工作相结合,通过搜集、整理丰富的华侨史料,建设“老侨数据库”,为各姓氏华侨梳理修建族谱和人物关系图。在数据库的帮助下,青田侨联完成了对20世纪初旅居欧洲的青田籍华侨后代的寻亲工作,并协助多位侨二代查证祖籍地信息,组织他们回乡省亲谒祖。

  海南省侨联开设的“海侨通”为侨服务平台也于今年3月正式上线运行,为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提供寻亲求助服务,帮助海外游子了却寻根心愿。(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专家指台湾房市成“赌市” 年轻人恐被“割韭菜”

习近平强调,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是任由世界动荡不安,还是推动其重回和平发展的正道,面临关键抉择。时代的风浪越大,我们越要勇立潮头,以坚韧不拔之志、敢为人先之勇、识变应变之谋,共同谱写“大金砖合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阿勒泰如何激活马产业“链式效应”

强化境外罂粟替代种植方面合作。积极与缅甸、老挝政府合作开展相关工作,目前已实施境外替代发展项目270余个,替代种植面积达1030余万亩。

看着都疼!回到派出所后,他才发现自己头破血流......

漳州核电是“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的始发地,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华龙一号”核电基地,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现有4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开工建设,安全质量均处于良好受控状态,基地全面建成后将为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中国商飞今天将交付国航、南航首架C919飞机

2023年夏收,黄骅市小麦种植60.98万亩,单产240.1公斤,单产比2022年增加7.9%,全市总产量 14.64万吨,较2022年增长近两成。2023年秋天,黄骅市完成83万亩小麦播种任务,比上一年多种22万亩。同样还是那25亩地,这些年刘玉锁家种地的收入有了不小的变化。

共绘亚太下一个“黄金三十年”光明前景——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记者了解到,横琴口岸新车道采用全国首创的车辆“联合一站式”查验系统,实行车辆“合作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模式,横琴边检、横琴海关以及澳门海关、澳门治安警察局和澳门卫生局五家单位对出入境车辆实现“一次排队、集中采集、联动放行”,相比之前传统车道“两次排队、两次查验”的通关模式,通关环节大幅简化,通关效率显著提升。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